首页 > 相关新闻
“江南药镇”磐安家家户户种药材 镇镇乡乡闻药香

 “龙鸟一源青山水,千里婺江万古流。”婺江在磐安发端,江水带给当地人不少活计:1300多年前,史料记载了磐安与药的故事;新中国成立后,磐安药农用着“芍药床”,以婺江水给药材加工去皮,种药卖药挣一年生活费;如今,磐安道地药材覆盖一、二、三产,大健康产业风生水起……“家家户户种药材,镇镇乡乡闻药香”的景象犹在,而今风景更好。

  一个人:农民变药师

  杨定升的成长史是磐安药材产业发展的缩影。

  磐安人祖祖辈辈与药材打交道,杨定升也不例外。1986年初中毕业后,他向父亲借本钱种起东小贝。药材收成后他肩背帆布袋,装着30多公斤东小贝南下福建、广东、广西,跑一趟约挣300元。

  1995年,他领到人生中第一张营业执照,在新渥宅口市场开起药材行。30平方米的店铺,主营浙贝母和天麻,除了自己种还向别的农户收购。

  “这10年里磐安药农有了两个变化,一是自己拉货出去卖变成客户上门来买,二是从种植变为购销。”杨定升脑子活络。“2000年我就买了电脑,还做过网页,虽然当时不是很懂,但为以后拓宽销售渠道打下了基础。”他说。

  2003年,他注册开办磐安县福升农特产品加工厂。公司办起来后,网络给他带来了机遇——制药厂的大订单。“公司第二年的销售额就有700多万元,这在以前开小药铺时是不敢想的。”

  不断发展的交通、物流、互联网让磐安药材产业与全国市场对接更畅通。2010年,杨定升成立浙江磐五味药业有限公司,并于2012年承接工信部振兴浙八味项目,建起白术良种防御和规范化示范基地。同年,他与俞同春药业合作,建起规模化的中药材加工园,年均消耗药材约1000吨。

  “要想有效防范风险,必须得有自己的制药厂。”杨定升说,这个“自己”不指个人而是地方,因为市场波动难以准确把握,只有具备加工能力消化“库存”,才能以终端产品抵消供需风险。

  从2010年至今,磐安药材产业在种、收、卖的传统模式下多了加工,从原药到制药的产业链闭环逐渐构成。

  最近,杨定升从公司办公室又重新回到店铺,但意义已经不同。“以前买店面是当仓库,现在用来做展销。”他说,如今的磐安药商守着自家店面,做生意不再是比价格,而是背后的原药基地和加工厂区环境,比综合实力。

  生意日渐红火,技艺也没落下。数十年间,杨定升从扛包卖药的农民,变成磐五味生产加工技艺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。他说,现代化技术大大提升了药材加工效率,但有些古法仍需保持。比如杭白芍用铁质机器去皮就会发黑发黄,白术只有使用老传统加工挥发才带得出香气。

  浙江中医药大学已连续多年到杨定升处开展暑期实践,磐安本地多所中小学校也常组织教师学生前去游学。这折射出磐安药材产业发展的个性:既顺应市场,更传承文化。

  一群人:农田变药镇

  从一个人转向一群人,是江南药镇的故事:它从山坡良田蜕变成产业新城、从传统老市场化身现代新商城、从卖地产药到卖全国药,一座“健康之城”冉冉升起。

  磐安浙八味市场位于江南药镇核心区,4年前还是一座山头,当地人称“巡司山”,山上种满山茱萸、厚朴等中药材。

  2003年6月,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磐安调研时指出:“中药材是磐安的最大优势,‘浙八味’中‘磐五味’就占了五席,中药材产业是‘生态富县’的重要依托。”当时,原宅口村村支书、市场管理员陈家仁就在一旁。

  随即,磐安计划扩大药材市场,拟定两套方案:一是利用宅口和新渥交界处的60多亩土地,扩建原有老药材市场;二是在安文新建一个药材市场。“我当时的表态很坚决,就是要拿出土地来办市场。”陈家仁说,宅口自清朝就形成中药材交易集市,这是历史的选择,必须延续。

  他马上回村召集乡亲商量,刚开始有部分村民不理解:“没地种药,钱哪里来?”

  “你们看义乌小商品市场如何?”“让我们的三千‘赶药大军’在家门口做生意!”村干部挨家挨户作动员,最终涉及的70多户村民全部同意,共征集到342亩土地,这才有了现在的浙八味市场。

  2009年10月18日试营业时,市场里只有70多家商户,招商成为重中之重。2011年,陈家仁转变思路,从旅游团入手。他主动对接上海旅行社,把浙八味市场融入旅游线路。两年后,市场慢慢打开,周边县市、上海、杭州等地的客商多了起来,每日来往车辆从原来的十几辆增加到160多辆。

  市场打开后,全国各地商家开始大量涌入,很多磐安本地人也开始走向全国市场。“目前已有280多户进入市场,其中2/3是外地客商,磐安3000多名药商也在外省市场站稳脚跟。”陈家仁说。

  2015年6月,磐安着力推进江南药镇建设,以浙八味市场为核心向四周拓展1公里。2016—2017年,江南药镇连续获评省级考核优秀。今天的江南药镇,产业已经从一产走向全产,市场已经从当地走向世界。

  正是2015年,陈志辞去杭州某国企管理职务,回老家在浙八味市场开了善缘堂中药材经营部。陈志说,家里祖祖辈辈的活计都与中药材有关,这一份情结让他难以割舍。4年过去,他家的营业额已达百万级,增长10多倍。

  “别看市场里平时人不多,很多经营户每年有几千万元的营业额,更多的达亿元级。”陈志说,每年一届的药博会成为商户新增长期客源的窗口期,每家经营户的业务涵盖全国各地客商。而如今江南药镇早已不止“磐五味”,中药材种类已达上万种。

  目前,江南药镇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,入驻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,已有95家中药制药、配方颗粒、饮片加工企业陆续落地,实现了世界500强企业和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企业从无到有的突破。

  一个市场:农村变药院

  “壮大市场还不够,如果只做市场文章,终究是‘捧着金碗要饭’。”磐安县政府相关负责人说,种植-加工-销售的模式,利润空间紧、市场波动大是硬伤,必须再度转型,锚定大健康产业就要下足功夫提升“造血”能力。

  为此,磐安近年来着力布局研发体系,让“小农村也有大研究院”。今年5月17日,磐安县大健康产业研究院启用,来自国内外的多名高校教授、医药专家、企业主齐聚一堂。第一个进驻该研究院的是浙江美森医药科技有限公司,其负责人邓成是南京师范大学教授。

  邓成说,之所以选择落地磐安,是因为当地有中药材资源优势。邓成及其团队关注的是一种叫先兆子痫的病症。这种病症可能在女子孕期发生,但症状较难判断,且危害性大。美森在磐安做的就是孵化先兆子痫试纸和试剂项目,通过验血验尿的简便方式判断孕妇是否患病。

  “这个产品在国内是首创,我们已经申请了专利。”邓成说,该产品已在南京军区总医院、深圳妇幼保院、磐安妇保院临床试验,从案例积累合作情况看,准确率在90%以上。国内领先的新型产品在磐安问世,将为磐安大健康产业发展再添一把火。

  不久前,研究院召开首届大健康产业前沿交叉学科论坛,各地各领域专家学者走访磐安中药种植地、加工厂。“磐安水土孕育道地药材,一方优势成就一番事业。”专家为磐安境内的1219种野生药用植物吆喝。

  磐安县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,该县通过招商引资、招才引智、招院引所“三管齐下”,助推国药文化城、一方制药、康恩贝等一大批健康养生项目在磐安落地,目前已有浙江省中药研究所等14家高校、科研院所在磐安建立分院。

  在项目、资金、人才的支撑下,磐安中医药种植加工业、养生旅游业、健康服务业等多种产业进一步融合,逐步聚合成大健康产业一体化发展,成为长三角休闲养生的首选地之一。据不完全统计,至2018年底磐安大健康产业总产值达68亿元。